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期初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更新时间【2025-09-12】 浏览165次

为扎实推进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明确教学重点、统一教学思路,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9月10日,四平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B102教室召开了期初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教研室主任梁旭主持会议,本学期全体“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任课教师参会,围绕课程教学核心任务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梁旭结合新学期教学安排与学情特点,强调“上好新生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他指出,新生开学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起点,任课教师需充分结合新生刚入校园的适应需求与认知特点,在课程导入环节融入校史校情、职业规划引导等内容,通过生动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让新生快速理解“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义,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随后,针对“将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及抗战精神内容融入课程”这一核心议题,全体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将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与抗战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举措。教师们结合课程不同章节内容,分别从“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了历史素材与课程知识点的结合路径,提出需精选抗战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地方红色资源(如四平本地抗战故事),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感悟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教师经验交流环节,任课教师姜莉莉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关于授课考勤的创新做法,引发在场教师的广泛关注。她提出“分层考勤+弹性管理”的考勤模式:一方面,针对新生课堂适应能力差异,采用“课前签到+课中随机点名”的分层方式,既避免单一签到的形式化,又能实时掌握学生课堂参与状态;同时,将考勤情况与课堂表现、平时成绩挂钩,对全勤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在平时分评定中给予额外加分,以正向激励引导学生养成按时上课、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姜莉莉表示,该做法实施以来,所带班级的课程出勤率提升至98%以上,学生课堂专注度也显著提高,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教学班级特点,借鉴优化这一考勤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效率。

会上,各位任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课程设计细节、教学方法创新等问题积极交流,相互借鉴优秀教学思路,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标准与重点难点突破策略。大家纷纷表示,此次集体备课会指导性很强,为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切实把抗战精神等红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此次期初集体备课会的召开,不仅明确了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实施路径,更强化了教研室教师的协同育人意识。未来,四平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以更高标准推进课程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撰稿人:梁旭

初审:梁旭

复审:刘一涵

终审: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