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学院教师参加吉林省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会
更新时间【2025-09-08】 浏览176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要求,切实推进吉林省职业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9月5日,四平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25-2026学年吉林省职业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线上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以集体备课为纽带,旨在推动我们省中高职思政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构建“螺旋上升”的一体化与人体系。

与会教师首先深入学习了国家和吉林省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最新政策文件与精神要求,特别是对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进行了重点解读。教师们一致认为,推进一体化建设是突破学段壁垒、实现思政教育螺旋上升的关键路径,对培养适应吉林全面振兴发展需要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学情共通,精准把脉:会后教师们结合前期调研,深入分析了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思想动态,特别是对技能成才、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与期待进行了集中研讨,为精准设计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内容融通,体系构建:围绕高职思政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职思政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核心课程,教师们重点探讨了如何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教学目标、核心概念、理论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梯度化设计。特别研究了如何将吉林地域特色、产业振兴发展(如汽车制造、现代农业、冰雪经济等)、工匠精神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等鲜活资源有机融入高职学段教学内容,避免简单重复,实现有效衔接与深化拓展,形成具有吉林职教特色的思政课内容体系图谱。

教法贯通,协同增效:针对一体化教学实施难点,教师们分享了教学观摩的心得,共同研讨了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情境模拟、实践研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框架下的创新应用。尤其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践等模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与育人效果。

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活动达成了建设“四平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的初步意向,明确了分工协作机制。教师们踊跃分享了各自积累的优质教案、课件、典型教学案例、微课视频及特色实践教学项目,并讨论了资源标准化、模块化建设方案,力求实现本校思政课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是四平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参与吉林省职教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本次集体备课,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聚合和行动的号角。全体教师深刻认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将活动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学年,四平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打磨精品课程,持续深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为构建富有吉林特色、全国影响力的职业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品牌贡献四平职大马院的坚实力量!为吉林省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黑土、服务振兴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奋力书写吉林职教思政育人的崭新篇章!

撰稿人:刘一涵

初审:刘一涵

复审:宋艳飞

终审: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