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新闻
吉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评估检查组到四平职业大学检查指导工作
更新时间【2013-11-03】 浏览132次

 

 

1023,由吉林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副处长陈梅、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书记房国忠、长春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郑伟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学历认证部副部长王颖一行四人组成的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专家组对我校的就业工作进行了评估检查。党委书记、校长史洪军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

副校长周振成就我校就业工作实际,做了题为《重视职业指导 强化服务内涵 努力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汇报。 报告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就业工作。第一,构建联动管理体系,实现组织领导到位。全校就业工作践行一个理念即全员、全程、全力抓就业;两个目标即就业安全稳定、就业率及质量稳中求进;完善三项制度(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机构、经费、人员配置)。第二,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就业能力提升到位。首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现已设置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八大类33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并根据定期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合理确定年度专业招生计划,确保所设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积极进行专业内涵建设。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与专业负责人共同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强化技能训练,围绕职业技能和就业需要,制定课程标准,自主开发校本教材,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二是按照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三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四是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再次,采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学校要求教师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即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置身于工作环境范围内,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全程的教学任务。第三,走招聘式实习道路,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到位。学校一改过去“实习管实习,就业管就业”的旧模式,一切从学生就业出发,让实习和就业紧密结合。所有开发出来的学生实习岗位,完全按照就业的模式进行面试式招聘,双向选择后进入实习企业。与沈阳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锐教育集团、北京领航集团等进行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培养、联合办学,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使得毕业生熟悉岗位、 理解岗位,具有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和与之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第四,广纳信息、搭建平台,实现就业服务到位。通过职业指导课程教育,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全程服务。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帮扶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第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业指导到位。学校坚定办让社会、家长、学生满意高职的理念;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立足四平、面向全国,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服务定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声誉、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二万余名建设性实用人才。

汇报后,专家组审查了学校的就业评估工作的基础材料,并对就业工作专用场地、实习实训场地、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我校的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就业“一把手”工程贯彻到位,二是就业评估材料准备充分且十分规范,三是素材积累多体现工作扎实,四是实训与就业无缝对接意味改革显现成果。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及招生就业处全体人员参会。

来源:四平职业大学报 作者:王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