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新闻
四平职业大学隆重召开庆祝第29个教师节暨建校30周年大会
更新时间【2013-09-12】 浏览129次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硕果飘香。
910日下午,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在A座一楼报告厅隆重集会庆祝第29个教师节暨建校30周年大会,校领导班子及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东北区区域总监李更巍到会,会议由副校长周振成主持,会上副校长林丰春宣读表彰决定(受表彰人员名单附后)马杰、王丽静分别代表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上台发言,党委书记、校长史洪军在会上做重要讲话。

史校长首先代表校党委对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教辅与后勤服务等各条战线,各岗位的老师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前来参加教师节及建校30周年活动的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东北区区域总监李更巍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支持我校发展建设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受表彰的同志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会上,史校长重点回顾了学校过去一年工作和30年来改革发展变化的情况。面对未来,史校长提出,要迎接新挑战再创新辉煌。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过去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3年是学校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大家艰辛工作努力创业取得收获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招生就业、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首先是我们对招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去年到今年的上半年,我们先后对招生工作召开了大型的会议九次。

其次,我们过去的一年在专业建设上也取得了突破,我们现在对外招生的专业34个。近几年来,应该说近五年来我们有三分之一的专业是新上的专业或者是进一步改造的专业,我们新上新改造的三分之一专业的学生占我们学校在校生60%以上。    

第三,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我们学校这几年一直用力抓的一件大事。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除了其他的因素之外,关键是在于品牌专业能不能做好,这个专业能不能办出真正的水平来,那么,教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一年来我们战斗在一线上的全体教师同志们牺牲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牺牲了多少天节假日没休,正因为我们有了这样一批任劳任怨老师们,使我们教育教学改革每年都有新的创造和进展,它的成功标志就是我们这些培养的学生、精品课建设、国家级省级大赛上的成绩,这就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上最明显的标志。

第四,在学生管理上有新的进步。我们作为学生管理战线上的同志们,学生处,各个学院的书记,学工办主任,辅导员老师他们是舍小家顾大家,使我们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的安保人员,我们的公寓中心这些老师同学都是这样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去工作,避免在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人身上出现问题,这些努力使我们学校管理迈出了新的步伐。

第五,后勤服务教辅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大家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都看到我们的操场在变,我们的学生公寓在变,我们的教室在变,我们的实训室在变,这些变化都凝聚了我们后勤服务战线,教辅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和汗水,在寒暑假假期里,后勤的同志可以说几乎是全天上班没有休息,解决了学校每一个环节上的问题,给全体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第六,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组织宣传纪检工会团委妇联等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宣传部门极力开展学校形象宣传,在6月份的时候和吉林日报合作做了一个版面的对学校建校三十周年的宣传,四平日报、四平电视台、四平广播电视台,我们学校的一些宣传媒体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进行了有效的展示,人事部门等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七,学校的社会服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对外合作有了新的成就。各个学院与社会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签订了协议。签订了用人的计划,特别是我们与中锐教育集团的合作,与沈阳神州数码的合作堪称我们学校改革创新的一个典范。

二、30年的改革发展变化

19838月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四平职业大学,现在已经足足走过了30年,这所学校在一代一代,四平职业大人的努力下使学校走到了今天。30年前,我们30多位教职员工,在居无定所的情况下办学,由之初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我们在校生5300人,应该说这个变化,都是我们在座的包括今天已经离开岗位退休在家的,或者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调离四平职业大学,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同志的心血。今天的四平职业大学可以用一串数字来表达它的成就,占地面积是126千平方米,建筑面积是97600平方米,下设8个学院,34个招生专业,有优秀教职员工318人。经过了五代领导班子我们有了今天的成果,五届领导人带领着他的和谐团队走过了30年,2009年我们通过了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2010年我们又创建了省级示范校,2011年、2012年、2013年我们在示范校建设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学校拥有固定资产1.7亿元,实验实训室67个,校企合作单位75家,历史外债无一分,学校彻底轻装上阵,师资队伍由几十人到现在的318人,多数有中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硬实力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三十年来的变化最大的是软实力的变化,是大家精神面貌精神状态的变化,大家与学校共生存共命运,这就是我们四平职大人最大的变化。

三、 迎接新挑战,再创新佳绩

未来的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每位同志以学校的发展大局为重,心系学校,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作为我们四平职大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常系爱校之情,常做利人之事,常走创新之路。

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还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有党和国家发展高职院校的方针政策的出台,有我们建校30年的发展建设的基础,有全体教职员工渴望发展的迫切愿望,有社会岗位呼唤改革的需求,这些给我们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同时我们要克服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差别优势不断拉大,改革创新的难度也近一步加大这些困难,我们要充分认识学校快速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在招生就业中不断加大措施,进一步创造招生工作的奇迹,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我们要创造和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平安校园,在专业建设上,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要不断探索等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要不断的向着国家示范校或国家骨干校挺进,我们要再用几年的时间,使我们学校的内涵建设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让我们的学校未来更加美好,让学校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学校教职员工。

2012-2013学年度市级优秀教师名单:邱淑贤、刘成

2012-2013学年度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马杰、于贺、勾有水、王志刚、王丽静、王秀霞、王国忠、王晓岩、田永军、史国娟、卢春华、孙   梅、朱頔、刘天竹、吴迪、宋洋、宋广艳、沙永春、何玉慧、张丽洁、张相林、李丽莉、李宝峰、李雪飞、李尊清、宋艳飞、陆振刚、沈艳秋、杨景龙、周玉学、段学新、郝彦久、姜莉莉、夏   天、秦  楠、聂亚臣、高光明、程艳卉、霍  平。

来源:四平职业大学报 徐冬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