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新闻
展满族风情 抒职大情怀
更新时间【2017-09-26】 浏览129次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在四平举办,今年6月四平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筹备了一台主题为“和平与梦想”的大型文艺演出。演出共分为四个篇章,我校承接了第三篇章《满族旗袍秀》节目的演出任务,这也是此次晚会中唯一一个由一家单位独立承接的节目,是最能体现家乡特色的节目。恰逢假期,且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参演人员之多,难度可想而知。接到演出任务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工作安排部署会,成立了由学生处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处史国娟处长、郭薇和高宁悦老师配合专业教练负责演员们的排练工作,李起东负责排练期间演员们的后勤保障与协调工作。

        614日,开始着手挑选演员,主要是在医药学院和航空旅游学院两个女生相对较多的学院里挑选,因为不清楚学生们的个人身体素质如何,第一次粗略挑选,留下了230多名学生。当时学生们还不知道这次活动的内容,其实当时我们学生处老师也不是很清楚,大家都处在不知所以的阶段。

        615日,学校聘请的专业模特教练进驻学校。上午学校还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张凤东校长亲自做了动员讲话,为大家讲解此次活动对于四平市的重要意义乃至在全省、全国将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四平市的满族文化,及我们此次表演需要突出展现的风格与特点等等。会上,张校长还向同学们承诺学校会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希望同学们全力以赴,牺牲小我顾大局,圆满完成此次演出任务。至此,同学们完全了解了这次演出任务的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下午,外聘的徐教练和焦教练到达排练场地,演出排练正式开始。

    排练刚开始的几天,两位教练将学生们分为四个大组,主要练习格格步的走法,当时演出穿的旗鞋还没有赶制出来,同学们只能穿着普通的运动鞋,按照教练示范时教的要领,分步体会,围绕排练场地一圈圈练习。除了航空旅游学院的学生练习过穿高跟鞋,医药学院的学生有的连高跟鞋都没穿过,更不用说穿满族的旗鞋了,同学们没有任何基础,心中倍感压力。这段时间,学生处郭老师和高老师也开始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动作,只要老师掌握了动作要领,就可以适当的为同学们进行指导,才能切身体会到同学们的想法,减轻同学们的心理负担,增加她们的信心。经过了几天的步法训练,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要领,连平时走路的姿势都有了改进,前期基础训练初见成效。

    晚会导演组给我们的节目限定时间是5分钟,这其中包括了上场、走队形、摆动作、下场四个大环节,由于我们这个节目表演人数众多和服饰的特殊性,决定了演员上场与下场时必然要浪费许多时间,这个时间限定也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演出方案,徐教练和焦教练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这里面不仅要考虑到节目的时长,更要考虑到每个动作的难易度,考虑到同学们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表演动作的练习,可以算是排练最艰苦的阶段了。我们节目的表演动作看似简单,但配上满族的旗头、穿上旗鞋后,表演难度会增加很大。教练每天安排了半天时间对大家进行体能训练,来增强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平衡感、腿部腰部力量等等,训练内容也由易转难,从走姿站姿的练习到高抬腿、小跳、平板撑等,这其中饱含了同学们的汗水,更有泪水……。身体不适、抽筋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同学们都不会要求提前离开,哪怕坐在场地边看着教练讲解,也要跟大家一起坚持到当天训练结束。为了更精准的练习表演动作,教练把所有演员分成了10个小组,并分别选出组长。每组组长要先跟教练学习标准动作,然后再带领本组同学练习,并加以指导和纠正。起初,小组长的任务也只是组织训练、指导动作,可排练时间久了,涉及到的生活中的琐事,小组长们也一并承担起来,例如每日考勤、统计用餐人数、发餐票澡票、每晚检查组员是否按时回寝、领取服装、头饰等工作。排练期间,每位小组长都可谓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们要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训练,她们还要在其他同学休息时多加练习动作,她们更要事无巨细的为同学们做好服务工作,她们不辞辛劳、以身作则,没跟老师叫过苦,没在同学中喊过累,是排练队伍中一群当之无愧的榜样。渐渐的,每个小组有了凝聚力,我们的训练队伍也有了向心力。

    同学们开始适应了每天的排练生活,有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排练队伍,其中有两位同学的离开,让我们感到了一丝遗憾。在近二百人的表演队伍中,有一位同学,她的样貌也许不是最出众的,但表情永远是面带微笑、落落大方的;她的身材也许不是最高挑的,但步伐永远是婀娜多姿、袅袅婷婷的。每次的练习,她都当作正式演出来对待,也正因为她认真的态度,才吸引了我们每位老师的注意力,我们更为能选到这样出色的演员而高兴。可是,训练到了第十几天的时候,由于个人身体原因,她开始整夜失眠多梦,她害怕影响白天的训练,自己偷偷吃药,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开始脱发,后来处长听说了她的情况,几次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够先回家看病,以身体健康为重,放弃这次演出机会,可她始终不肯离开。最后,我们和教练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让她先回家看病,调养身体。还有一位同学,在接近演出的日子里,妈妈去世了,家里还有一弟一妹都在上学。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所有老师和知情的同学都哭了,可她还主动对处长说等回家处理完妈妈的后事就会赶回来排练,处长说什么也没有答应,并告诉她如果真的不想失去演出机会,不想留下遗憾,她可以最后一次彩排再回来,位置会一直给她留着的。等这位同学回来的时候,排练已经到最后阶段了,她怕因为自己的不熟练影响到演出效果,最后自己还是决定放弃了……。她们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排练队伍中还有很多,她们虽然无奈的离开了排练队伍,但她们认真、勤奋、努力、无私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排练队伍中的每位同学,她们的离开也是一种更伟大的付出!

    排练进行到第23天时,学校开始放暑假。校园的各个角落瞬间变的异常安静,教室大门紧锁,食堂及各营业网点多半也关门停业,为了排练任务仍留在学校的同学们,心里开始有了小波动,毕竟这是同学们上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了解了同学们的想法,处长带领几位学生处老师,开始着手协调校办、后勤处等相关部门解决同学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食堂正常营业,开通校园网,保证寝室正常用水、用电,保证每天免费洗浴等等。酷暑降临,学校体育馆内通风不畅、闷热难耐,经过协调,每天为同学们准备了绿豆汤、西瓜等解暑食品。为了帮助同学们摆脱孤独、排解想家情绪,更为了深入一线切实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处史国娟处长自己在学校住了一个星期,晚上陪同学们去操场散步聊天,早上跟同学们一起吃早餐,同学们被深深的感动了。总之,同学们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一切问题,学生处的老师们都为同学们妥善的解决了,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使同学们心里得到了些许安慰,顺利适应了假期中的校园生活,全心投入到排练中。

    演出排练期间,军区政委和晚会总导演曾三次到我校检查节目排练。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是76日,当时我们的排练已经进行了三个星期,同学们也能够按照教练的要求,将每个队形和动作完美的演绎出来,但是当崔导演看过节目后,出于对晚会演出场地的考虑,也为了更好的展现舞台效果,他将我们的原排练方案进行了大量修改,这也就意味着同学们之前走过的队形、熟记的动作都将会有大的变动,排练又回到了原点。听到了这个消息,两位教练急忙着手制定新的方案,而我们老师也同样心急如焚,一是排练时间所剩无几,怕影响节目的完成质量;二是怕同学们对此产生误会,厌倦排练,但同学们的表现让我们出乎意料,她们不但没有人退缩,反而更加认真的听从教练指挥投入到新一轮的排练中,以最快的速度将新方案排练完成。

         722日,各演出单位陆续到市体育馆进行排练。每天上午集合出发,到达场地后,随时听从导演组按排,按节目顺序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连排,连续十来天的彩排和演出,每天都要半夜才能返校休息,最后的几天,甚至是零晨一两点钟才结束彩排返回学校,同学们经常是还没等校车起动,就已经睡着了。教练和我们学生处的老师在把学生安全送回学校后还要继续筹划第二天的工作,那段日子我们几乎每天都是零晨两三点钟才能入睡,早上六点多起床照顾完孩子还要马上赶往体育馆,争取先于学生到达体育馆准备。此次晚会规模庞大,演员人数众多,虽然市体育馆是新建场馆,恢宏大气,设施齐全,但也没有能容纳所有演员休息的场地,尤其是预演的几天,场馆内需要排爆、安检,根本不允许演员们随便进入,我们只能带着同学们在体育馆外的空地上席地而坐,连吃饭时也是如此。即便是这种条件,同学们还是有说有笑,或休息或化妆或自拍或发朋友圈,各忙各的,不亦乐乎!这期间,每天都会有人中暑或高烧,大家都会自己要求尽快去医院打针,生怕耽误了演出;有的同学刚开始不习惯穿旗鞋,走路困难,为了在演出时不出现失误,就时时刻刻穿着旗鞋练习;有的同学有夜盲症,在节目结束切光瞬间完全看不到路,只能由旁边的同学搀扶下场;还有三位替补的同学,她们早就知道自己可能到最后一天都没有机会上场表演,但她们仍然跟着大家一起训练,毫不懈怠……。

     从开始排练到正式演出结束,我们学生处四位老师与两位外聘教练一起陪伴同学们共同经历了48天,这48个日夜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经历者自己才能切身体会。当舞台上亮起金碧辉煌的灯光,奏起大气磅礴的音乐时,当背景屏幕上呈现气势雄伟的皇家宫殿时,当同学们装扮上满族服饰化身成皇家格格自信的走在舞台中央时,我们的心中激动澎湃,眼中擎着泪水。为了这一刻的美轮美奂、大放异彩,同学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老师的付出是无悔的,此时的我们代表着中国人、四平人,更代表着职大人……

    演出结束后的后台里,同学们忘记了多天来的疲惫,久久舍不得脱下格格服,相互留影留念。大家为演出的圆满成功而欢呼雀跃,为能演绎这个极具特色的节目而欣喜若狂,更为能代表四平职业大学参加如此重要的大型演出而感到骄傲自豪。

 

      新闻来源:四平职业大学校报   通讯员:郭薇   网络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