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张凤东教授做学校经验交流
张校长主持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中国职业大学V9联盟备忘录签字仪式
——校长张凤东教授作办学经验交流并主持发展论坛
12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全国职业大学办学经验交流会暨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扬州职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6省一市的9所职业大学(鄂州职业大学、九江职业大学、黎明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四平职业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主要领导参加了论坛。此次会议以职业大学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为主题,共商发展大计,共同打造职业大学发展的新愿景。我校校长张凤东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张凤东校长作了题为《创新办学理念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专题报告。凤东校长对我校的自然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近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吉林省发展战略调整等重要机遇,以创新办学理念为先导,以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引领,以构建创新、人文、和谐、平安、一流职大为目标,着力在专业调整、多元化办学、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职教事业已经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凤东校长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从五个层面交流了学校的经验和作法:一是解放思想,理念先行,构建创新职大。学校秉承“精学湛练”的校训,提出“按需施教、技以载道、学以致用、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倡导并培育“忠诚、担当、奉献、笃行”的校风;“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不厌,思行合一”的学风。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几年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围绕“立足四平,面向社会,服务发展,瞄准市场需求,就业导向办学”的思路,努力达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领先的标准。 二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构建人文职大。人文的内涵是指通过人文和知识的学习,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风貌、人格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开展人文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升华成为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 三是同心同德,命运一体,构建和谐职大。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专业和师资结构,关键是优势互补、扩容提质。在整合过程中,以“荣辱与共,命运一体”的情怀,构建和谐党政领导班子,和谐教工团队,和谐师生关系。形成了“共担职大发展之责,共谋职大发展之计,共圆职大发展梦想,共创职大发展辉煌,共享职大发展红利”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氛围。 四是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构建平安职大。校园安全,至关重要,安全管理,重在预防。学校建立了安全责任制和“三防一体”防范系统及各项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充分发挥网络宣传工作平台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宣传媒体,深化网络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在重大时间节点、理论热点和社会热点的问题上加强正面引导。 五是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构建一流职大。立足服务四平区域经济,创省内一流高职院校,这是学校多年来的实践与努力。内强外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赛促学,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服务社会,在“双创”中发挥支持作用。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继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毕业生就业是社会服务是否领先的直接体现。 凤东校长对我校的前景作了展望:我们要借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东风,乘势而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取,通过“五个职大”的构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使学校真正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最后迈向应用技术型大学。 此次会议期间,全国9所职业大学正式签约共同组建“中国职业大学联盟”。9所职业大学约定“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范围的区位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高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信息互通,共同探讨破解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为建成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寻求国家层面的政策空间;建立常态化的生源信息交流、招生宣传渠道,建立专业共建、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分互换的机制,推动校际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技术研发合作;联手合作,互补叠加,以适应不同国家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对职业教育的特殊需求,共建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打造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一路一带、中国制造2025,共同打造具有职业大学特质的高教形态,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9所职业大学力争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共同携手,承担起提升层次、深化改革、转型内涵的重大历史使命,继续做中国高职教育遍布在全国各区域的领军院校。 通讯员:李尊清 景宏光 网络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