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导航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生导航
抗击新型肺炎,心理防护指南
发布时间:【2020-01-30】        阅读:4569 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恰逢春节假期,大家在家“以宅防疫”,相对闭塞的活动空间、大量的网络疫情咨询,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像,担忧、焦虑、恐惧等情绪也随之而来,可能会波及个人的身体健康。

强化心理免疫力,调试乐观心态,对于我们打赢抗击疫情战役,有着积极作用。今天开始,集团公司工会将结合官方指导信息,为大家推出系列抗击疫情“心理处方”。

心理处方——综合篇

No.1

健康生活,保持规律作息

保持平稳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保障身体正常节律、维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足不出户”的假期虽然惬意,但是“半夜不睡、正午起床 ”的作息时间,本身就可能导致认知、思维、注意力下降及情绪不稳定等各方面问题。

节假日餐饮易偏油腻,应当注意肉类食品烹制熟透后食用,搭配好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搭配菊花茶、乌龙茶等清油饮品。

No.2

适度上网,合理信息获取

这个春节假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关咨询,在互联网上爆炸式蔓延,此类信息让我们产生了时刻关注的欲望。情绪越紧张,欲望就越强烈,继而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过度沉浸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流中,容易陷入应激状态,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同时,还会降低认知功能,失去对有效信息的辨识力。

为了避免信息超载带来的焦虑感,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选择权威渠道,做信息的主动搜集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No.3

转移注意,多彩“客厅游戏”

不倡导随意外出,除了K歌打牌,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年货套圈”、“气球排球”、“鱼缸钓鱼”……网友们晒出的原创趣味游戏,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家庭气氛,快和家人们一起动起来。

No.4

平和应对,避免“消极暗示”

有人早起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顿时怀疑自己是否得了什么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需要去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

近期,大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极度关注,在网络讯息中看到新型肺炎有关症状的介绍信息时,由于心理暗示效应的存在,难免会对自己头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产生怀疑和焦虑。事实上,未接触过感染人员,不去人群密集区域,在家中合理作息和健康饮食的情况下,这确实是过度担忧。

戴口罩,勤洗手

少外出,莫聚众

平和乐观,战“疫”必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四平职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
学校地址:四平市铁东区沥山路5117号(136002) 中心办公室:行政办公楼A804 咨询QQ:26514411 邮箱:265144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