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子工程学院师资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浏览第2039次 更新时间2013/4/19 14:41:04
电子工程学院师资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电子工程学院师资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落实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各项任务,电子工程学院利用暑假期间及本学期的半年时间里,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国培、省培、专家讲座、院内自培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假期参加一线企业实践培训

暑假期间,学院分别安排刘长国、王岳圆、宋国杰三位教师远赴山东济南第二机床厂和山东法因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安排高财、李清德、张旭三位教师赴长职实训基地参加了国家级高职骨干教师培训,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山东学习期间,三位教师通过历时一个多月的下厂实践锻炼大开眼界。一些在平时教学中无法看到的新原料、新产品、设备、器材和工艺流程,在工厂都能亲身感受与操作。更深刻认识到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决定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这项工作的继续开展不仅是提升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需要,更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如果没有企业的配合,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缺乏校企合作机制和工学结合,那么职业教育根本不可能职业,这种合作关系建立的前提首先就要求我们走出去,走到企业中去。校企共建产、学、研平台,共同培养技术应用型教师,是学校、企业和教师的三赢

各位教师在济二集团车间详细了解产品的种类、特点及生产工艺等

在长职实训基地,我院教师主要学习了三个模块的内容:1.课程体系如何构建,如何进行课程整合;2.自动化生产线PLC控制:零件加工检测自动装配;3.数控机床原理与维修。几位教师不但学到了专业技能,还深刻领会了16号文件精神,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校企深度联合、订单培养、重新整合课程体系等,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及见解。

李清德老师参加数控机床原理与维修培训

二、吉林省高职学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开学初,我院分别安排谷秀荣和刘强老师参加了“吉林省高职学校省级骨干教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训;安排戴英杰老师参加了“吉林省电子信息类教师培训”;安排刘大鹏老师参加了“吉林省高职学校省级骨干教师顶岗实习”培训。培训通过“体验式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采取“专家讲座”、“小组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培训中广泛采用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学习内容包括:三菱PLC技术应用、变频器与嵌入式组态技术、三菱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粮食除杂控制系统设计)、工厂供配电技术等,使培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刘强老师参加野外通信培训

全院教师还参加了在长春举办戴士弘主讲的“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骨干教师培训会”。历时两天的培训让所有教师都在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能力上有了新的提升。

三、开展丰富有效的院内培训

针对我院利用示范校建设资金新建的“西门子网络PLC”、“生产线系统”、“机床一体化实验室”、“高级维修电工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验室Ⅲ”设备陆续到位,学院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历时三个月,使本学院全体任课教师对新建成实验室的设备及功能能够全面掌握。

我院还开展了网络培训,注册了“技成培训”网络课程,安排所有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电气自动化领域核心课程。并已经购置了12套有关PLC、组态的光盘,集中安排教师学习和网络自学,提高对新知识的了解和对新技术的掌握。

四、培训总结

通过下厂锻炼教师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通过跟生产现场面对面的接触,了解和掌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合点,在工厂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生产服务,而理论知识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看似很陈旧,但是很多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还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学校里面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并不脱节,这点老师都深有体会。问题是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尽快保质保量地将这些知识传输给学生是关键,我想我们学院的职业教育已经在不断探索中向这个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