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语言》课程标准
浏览第4375次 更新时间2012/11/15 9:29:15
《C语言》课程标准

C语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C语言      

课程编号:02012049

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学时:60

负责人:洛洁婷

编制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1.课程性质

1.1 课程的定位:

    C语言”是理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使用的广泛及开发能力强等原因,所以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设本课程,属专业应用基础课。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程序编译语言,培养学生的程序编译素质,为单片机应用程序等应用程序的开发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中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以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所用案例应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充分积累课程资源,有效拓展课堂信息量,切实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真案真做,实践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对行业及岗位实际的认识。通过每个环节的讲解和实践,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

    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程序编译语言,培养学生的程序编译素质,为单片机应用程序等应用程序的开发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2.2 课程目标

2.2.1 专业能力目标:

1)  系统地掌握C有感于的基本开发要求

2)  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

3)  结构化设计方法

4)  数组及函数的使用

2.2.2方法能力目标:

1)  对计算机语言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有基本的认识。

2)  能熟练应用VC++集成环境设计和调试C语言程序。

3)  能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运用C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基本语句、数组、函数、编译预处理命令等基本知识,能用C语言设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程序,并能完成简单程序的测试。

4)  掌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能通过互联网、文献资料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5)  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软件应用能力。

2.2.3社会能力目标:

1   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习惯,严谨的行事风格

2   注意培养与社会接轨

3   具有踏实工作作风

4   良好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 与前后课的联系

3.1 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制之间的转换及计算方法,为C语言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后,为继续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毕业设计以及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证奠定基础。

4.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五大项目,每个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参考学时等如下。

项目一:C语言概述

(一)参考课时:

  12学时;其中理论6学时;实践6学时。

(二)学习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及使用方法、掌握逻辑运算的方法及使用规则。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2)掌握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的常量及变量

3)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

4)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3、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踏实求真的道德与情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细致、求精”的职业道德与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知识:即C语言的历史、特点、上机步骤,C语言的基本的数据类型、运算符的使用方法等。

2、知识要求;

1)了解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2)掌握C语言程序的结构、书写格式和上机步骤

3)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4)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5)掌握逻辑运算的使用规则

3、实践内容:

1)结合课本熟悉上机环境。

2)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3)符号表达式的综合运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各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和变量

2C语言中各种运算符的使用

3C语言程序的结构

难点:

1)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物理存储形式

2)混合表达式中运算符的运算顺序

3)上机步骤及其基本要求

(四)教学活动设计:

1、理论与课堂演示、课堂实践相结合。

(五)考核标准:

1、编写简单的输出程序2

2、每程序50分,以编写出正确的结果为评分标准。

项目二:C语言程序结构化设计基础

(一)参考课时:

 16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8学时。

(二)学习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程序的结构化设计,并通过整个模块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够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算法的表示方法

2)掌握C语言常用的输入/出方式

3)掌握实现选择结构的两种语句、两个运算符

4)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

3、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踏实求真的道德与情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细致、求精”的职业道德与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通过整个模块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够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2、知识要求;

1)了解算法的概念

2)了解C语句的概念及种类、

3)学会编写选择结构的程序

4)学会简单的顺序程序设计

5)灵活运用循环语句

3、实践内容:

1)顺序结构程序的编写

2选择结构程序的编写

3)循环结构程序的编写

4)实际生活用例的编写(三种结构程序的综合练习)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算法的表示方法

2C语言常用的输入/出方式

3)关系运算符、if-else语句

4switch语句、条件运算符

5)三种循环语句whiledo-whilefor

难点:

1)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2)格式输入输出

3)嵌套if-else语句中的ifelse匹配问题

4)三种循环语句的区别

(四)教学活动设计:

1、讲授与演示法相结合

2、给学生提供练习的课题,练习课题来源于课堂演示题目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习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考核标准:

1、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标准进行考核。

项目三:数组

(一)参考课时:

  16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8学时。

(二)学习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程序的结构化设计,并通过整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2)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3)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及输入与输出

4)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

3、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踏实求真的道德与情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细致、求精”的职业道德与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程序的结构化设计,并通过整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

2、知识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2)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3)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及输入与输出

4)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

3、实践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编写程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一维、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2)字符数组的输入与输出

难点:

1)数组的存储形式,数组的首地址

2)字符串处理函数

(四)教学活动设计:

1、案例教学法:设计了5个以上的具体案例,并使每个案例都覆盖各单元的知识点。

2、以小组为单位,对课程中的练习案例,采用分散做题,相互探讨,集中讲解的办法,以达到教学及练习的最好效果。

(五)考核标准:

项目四:函数

(一)参考课时:  12学时;其中理论6学时;实践6学时。

(二)学习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之前所学,掌握函数的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使用,为之后系统编写程序打下基础。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

2) 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

3)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4)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虚实结合)

5)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范围

3、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踏实求真的道德与情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细致、求精”的职业道德与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之前所学,掌握函数的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使用,为之后系统编写程序打下基础。

2、知识要求;

1)掌握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2)掌握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

3)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别

4)了解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5)掌握形参和实参的区别

6)掌握函数的声明和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方法

3、实践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编写程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函数定义、调用的一般形式

2)嵌套和递归调用

3)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4)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

难点:

1)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2)递归调用

3)虚实结合

4)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形

(四)教学活动设计:

1、案例教学法:设计了5个以上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覆盖各单元的知识点。

2、以小组为单位,对课程中的练习案例,采用分散做题,相互探讨,集中讲解的办法,以达到教学及练习的最好效果。

(五)考核标准:项目五:指针

(一)参考课时:  4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二)学习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之前所学,掌握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数组指针、字符指针、函数指针等的使用。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2)掌握数组与指针

3)掌握字符串与指针;

4)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及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5)掌握数组指针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3、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踏实求真的道德与情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细致、求精”的职业道德与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之前所学,掌握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数组指针、字符指针、函数指针等的使用。

2、知识要求;

1)了解并掌握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2)了解并掌握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3)了解并掌握字符串指针的表现形式;

4)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

5)掌握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3、实践内容:

结合所学的知识,编写程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2)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难点:

1)数组与指针

2)指向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3)数组指针

(四)教学活动设计:

1、案例教学法:设计了3个以上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覆盖各单元的知识点。

2、以小组为单位,对课程中的练习案例,采用分散做题,相互探讨,集中讲解的办法,以达到教学及练习的最好效果。

(五)考核标准:

5. 学习资源的选用

5.1 教材选取的原则

5.1 教材选取的原则: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5.2 推荐教材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5.3 教学参考资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表、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

6. 教师要求

要求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的教师任教。

7.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学习场地:机房

设施要求:电脑中有TC3.0VC++6.0软件

8.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8.1 课程考核方式

    提倡教考分离,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该认证的学生我们承认成绩。采用形成性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总占20%)(作业成绩(60%)+平时学习出勤(40%))+期末笔试闭卷考试成绩(总占80%

8.2 课程考核标准

1)平时表现(总占30%

1)学习表现( 100分)

基本原则:基本分50分,表现好累计加分至100分,表现不好累计减分至0分,如果迟到、早退、旷课次数等违纪扣分超过学习表现的总分值,则在期末总评分里酌情扣分。扣分项目:玩游戏一次扣 15分(三次以上者取消本课程考核资格),睡觉一次扣5分,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如说话等一次扣5分。学生旷课一次扣15分,迟到及早退一次各扣5分。

加分项目:正确回答问题一次加 2分,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加5分,在课堂上能起积极引导作用加5分,主动演示程序加5分。

2)作业( 100分)

每次作业都以百分制打分,最后计算所有作业的平均分。

  2)期末实操考核(100分)

期末考试为闭卷试卷答题,总分为 100分。 闭卷试卷实行教考分离。

9. 学习情境设计